你好,欢迎来到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铁道机车学院!今天是

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铁道机车学院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发布者:张雨薇发布时间:2025-09-18浏览次数:10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指示,引导青年学生在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锤炼过硬本领,奋力书写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篇章。铁道机车学院团学各部门于7至8月组织开展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青春之力扎根基层一线,在新时代新征程中书写青年担当。

 

以剪纸为媒,焕活传统文脉

剪纸作为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志愿者们前往平凉市静宁县、南平市浦城县以及湘潭市青山村探寻剪纸文化。在老师的亲自指导下,志愿者们从零开始了剪纸技艺学习,学习过程遵循传统授徒模式,从最基本的折纸、握刀手法学起,逐步临摹经典纹样,最终尝试独立完成作品。此次剪纸实践,让我们深刻体会到非遗的非凡魅力与传承的紧迫性,作为青年一代,我们应主动成为非遗的传播者与创新者,用新视角、新技术为其注入活力,让古老剪纸真正“活”在当下。

 

 

南平非遗文化

志愿者以国家级非遗项目建瓯挑幡为核心,同步考察浦城剪纸、建窑建盏烧制技艺、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等地方非遗项目,通过实地走访、传承人访谈、现场观察等方式,系统记录南平非遗的传承现状与发展情况。他们以热爱为基、以行动为要,不仅为南平非遗传承注入青春动能,在实践中深化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成为连接传统与现代的重要纽带,让南平非遗文化在志愿力量的推动下,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寻味非遗古韵,传承滩头年画

为深入挖掘非遗文化内涵,引导青年学生在实践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志愿者们赴湖南隆回滩头年画技艺传习馆近距离接触了滩头年画这一非遗瑰宝,加深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更让他们在实践中锻炼了沟通能力、协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如今,滩头年画正以崭新的姿态迎接新时代的挑战与机遇。它不再仅仅是春节时张贴的民俗饰品,更成为了连接过去与未来、传统与现代的文化纽带,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与精神密码,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长沙县果园镇非遗传承

志愿者们来到长沙县果园镇探寻湘绣、长沙铜官窑陶艺、湘剧等国家级非遗文化,通过与传承人交流,深刻体会到非遗保护不仅是技艺传承,更是文化认同与精神延续,铁科学子应成为“行走的文化使者”“非遗”为纽带,将铁科学子的专业素养与乡村文化需求深度融合,为果园镇非遗保护注入青春动能,让青年学生在 “知行合一”中践行“高、精、特”的校训。未来,团队将继续以“铁肩担道”的使命感,探索非遗活化新路径,为绘就乡村文化振兴壮美画卷贡献铁科力量。

此次“三下乡”活动,不仅让铁道机车学院的学生志愿者们加深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更让他们在实践中锻炼了沟通能力、协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未来,铁道机车学院将继续以“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搭建青年学生与非遗文化对话的桥梁,助力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让更多青年成为传统文化的学习者、传承者和传播者

 

 

 

铁道机车学院(文/邓铭 图/辜琪)

(一审:杨毓泰 二审:张雨薇 三审:沈凯)